国外的经验已经证明,开展薯类加工,可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,有利于经济发展。在美国、西欧、北非和中东,马铃薯是重要的出口物资,也取得了较大的出口利润。

在我国山东、安徽、河南等地,许多薯农购置淀粉设备和粉条机,自制淀粉和粉条,每亩年收入非常可观。据调查,每100kg鲜薯可制饴糖38kg,余下的糖渣可酿酒7-8kg,比鲜薯产值提高2-3倍;每100kg鲜薯制粉丝18-20kg,酿酒7-8kg,比鲜薯产值提高3-4倍;每100kg甘薯产烤甘薯60kg左右,比鲜薯增值3-4倍。此外,油炸马铃薯片增值3倍左右;生产马铃薯脆片增值近4倍;每吨马铃薯可加工预糊化淀粉13t,增值2-2.5倍。

由此可见,开展薯类加工大有可为。特别是盛产薯类的山区和边远地区,可说是抱着金饭碗讨饭吃。如果广大薯农积极生产加工薯类食品,不但可以丰富市场、繁荣经济、出口创汇,还有利于提高山区农民生产的积极性,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,早日迈上小康之路。